当“跨考”成为大多数考研人走出舒适区的选择,陈川兰却在自己的母校找到了突破的方向。作为一名曾活跃于学生会、组织过无数校园活动的学生干部,她比旁人更熟悉这所学校的脉搏,也更懂得如何将“本校优势”转化为跨考路上的独特助力。从活动策划到时间管理,从团队协作到抗压应变——那些曾经在学生工作中锤炼出的能力,如今正被她一一拆解,重新编织进考研复习的节奏里。这是一场“跨”而不“离”的征程,她带着对母校的深厚情感,在熟悉的土地上,开拓着属于自己的新可能。
陈川兰
2021级会计学04班班长
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、十佳学生干部等称号
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、普通话等考试
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
现考取湖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

阶梯筑基:母校沃土孕育学术成长
作为扎根母校的本硕"双重校友",陈川兰深刻体会到"阶梯式成长"培养体系的优势:本科夯实基础,研究生深化科研,形成完整培养链条。备考期间,图书馆的专业资源与自习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,"亦师亦友"的育人模式在专业指导和独立思考培养上给予关键帮助。通过参与经验分享等活动获得实用技巧,学校创新的氛围更为跨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这些优质资源显著提升了备考效率,为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策略突围:三大体系构建跨考优势
陈川兰在跨专业考研过程中,系统性地构建了三大核心能力体系。首先系统搭建学科框架,以目标院校大纲为指导,重点突破《教育学原理》等核心课程;其次创新备考方法,建立真题数据库进行量化分析,实现精准复习;最后独创"三阶段复习法":基础期系统梳理、强化期专项突破、冲刺期模拟查漏,并辅以正念训练保持状态。这一全方位备考策略不仅助其跨越专业障碍,更完成了从知识储备到思维模式的全面提升,为学术发展奠定基础。
经验赋能:学生工作淬炼备考智慧
陈川兰巧妙转化学生工作经历为跨考优势。基于活动策划经验,她创新性设计"模块化+集中化"学习方案:晨间碎片记忆术语,下午专注攻克难点,晚间系统复盘错题,使学习效率提升30%。针对知识盲区,运用活动管理思维建立"三维错题本",实现知识点-理论-训练计划的立体管理。更将协调能力转化为资源整合优势,包括:向导师取经、组建学习小组、创新"问题拆解工作坊"等。面对压力,采用"运动+数字戒断"的科学调节法。这些实践智慧构建的"跨考赋能体系",不仅助力备考,更培养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优势的核心能力,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一审:江杨姬/二审:李鹏/三审:刘姣花